发布时间:2025-03-13 16:54:02 来源:水利部 浏览次数:104
2025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2025年水土保持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预防保护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1.落实水土保持空间管控要求。
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流域管理机构要做好划定成果的汇总审核。
2.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
各地要根据水土保持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分类分级监管,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共享应用。
3.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成果,强化项目选址选线合理性审查把关。
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审查,对弃渣场变更理由不充分、措施变更导致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的坚决不予审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部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核和质量管理。
4.加强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监管。
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要开展部批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分析,试点开展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部批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汇交、分析工作。
5.持续深化水土保持遥感监管。
流域管理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加快2024年度水利部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发现问题整改销号。常态化开展覆盖全国范围的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依法依规依标加强农林开发活动的监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密开展本省域全覆盖遥感监管,强化与水利部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信息共享。
6.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加强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推动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落地见效。加大典型违法案例曝光力度。
二、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提质增效7.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强水土保持植物管理。保持对脱贫县水土流失治理政策总体稳定,助力乡村振兴。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万平方公里以上。
8.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全国建设不少于40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长江水利委员会要组织做好丹江口库区11条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监测。
9.严格淤地(拦沙)坝工程质量管理。
黄土高原七省区按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要求,做好在建淤地坝、拦沙坝和除险加固淤地坝质量提升相关工作,督促参建各方落实质量控制与管理责任,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究责任。
10.加强投资计划执行调度。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按时完成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确保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90%。
三、加强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11.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
黄土高原七省区要进一步落实淤地坝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夯实“三个责任人”责任。汛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完成受损淤地坝修复和排查问题整改,组织做好防汛预案修订、应急避险演练等度汛准备。
汛期以下游有居民点或重要设施的淤地坝为重点,加强“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雨水情预报和风险预警,一旦发生险情,人员能够及时撤离,确保度汛安全。黄河水利委员会要加强汛期强降雨淤地坝安全度汛指导。
12.加强淤地坝运行管理。
要加强与中国水科院数据共享,优化淤地坝安全度汛“四预”模型,汛前实现将重要淤地坝监测设施、上游水文站数据接入。
四、深化拓展水土保持监测评价14.完成2024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2025年3月底前,完成2024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深度分析和《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发布。进一步拓展动态监测内容和深度,做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适用区域的水土流失监测评价。
15.开展2025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2025年4月底前,流域管理机构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启动2025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积极应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解译,强化动态监测全过程进度质量控制和深度分析,进一步提高动态监测质效。
16.全力建设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持续深化大中型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成果,开展大中型淤地坝坝地利用情况分析,选取典型坝开展坝地产能分析评估。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黄土高原七省区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切实用好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实测数据,用两年时间,统一标准采集完善大中型淤地坝无人机等高精度数据底板,丰富淤地坝数据库。松辽水利委员会持续开展东北黑土区典型侵蚀沟跟踪监测。流域管理机构要结合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研究谋划“十五五”期间专项调查工作技术路线。
18.推进数字水土保持建设。
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要加强与流域管理机构、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需求对接,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管理平台建设,统筹整合现有各类水土保持系统平台和移动APP,持续完善水土保持数字化场景,加强数据调度和管理,实现多源水土保持数据统一归集、及时更新、一图展示、按需调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等工作深度融合,提高工作效率,适时搭载成熟适用水土保持模型,健全水土保持智能业务应用功能。
五、推动完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19.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协调机制。
加快建立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实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或修订本行政区水土保持规划。
20.强化流域统一治理管理。
完善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体制机制,推动有关项目碳汇方法学发布,制定水土保持碳汇评估与核算技术规范,推进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推动开展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等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各地要落实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以奖代补等政策文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2.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
完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制修订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项目前期工作技术规程、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等标准。推动国家职业标准水土保持工颁布。充分发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平台作用,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水沙输移对重大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影响规律、暖湿化对青藏高原传统冻融区土壤侵蚀影响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23.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
修订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完善工作方案,高标准开展创建工作。系统评估第一批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成效,做好改革创新经验总结推广应用。利用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抓好“三北”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宣传。办好第十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要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宣传中国水土保持成效,讲好水土保持“中国故事”。
六、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24.强化政治引领。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25.强化作风建设。
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作风过硬、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26.强化责任担当。
来源:水利部
【官网】www.rzcj998.com
【电话】173 0800 8988
【地址】成都高新区环球中心N3-1621号
Cooperation process
1.资讯洽谈
2.签订合同
4.稿件验收
3.专项组编写